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18
1.案件数量增大:随着我国立法的完善,普通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他们在面临医疗纠纷时会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追求公正的判决。
2.表现形式增多:医疗纠纷案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但在新的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纠纷,如追索医疗费纠纷、医疗美容纠纷和医用产品质量纠纷。
3.社会影响加大: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往往会提出高额赔偿要求,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媒体投诉。媒体在没有事先调查核实的情况下盲目报道,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巨大损害。
4.处理困难增加:医疗纠纷涉及到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以及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使得处理医疗案件时面临各种困难。加之我国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5.赔偿数额增加:患者在提出赔偿请求时往往不注重实际情况,只要医院在医疗诊断过程中有任何瑕疵,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为了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高额赔偿,摒弃了繁琐的司法鉴定程序,采取各种"医闹"方式。
1.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4条的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考虑到患者就医时,医疗机构应承担维护生命健康和保障的义务,让每位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在诊疗活动中的不应有的损害都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同时,考虑到诊疗活动的专业性,一定程度上出现诊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将医疗纠纷的风险转嫁给患者,由患者自己来分担,实现医患双方的利益平衡。
2.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8条的规定,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就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这表明立法者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过错"给予了高度关注。只要有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和推定的过错,法院就可以判令医疗机构承担损害责任。过错推定责任的行使离不开患者作为原告的积极举证。
3.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0条的规定,如果患者或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或者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说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损害时,医疗机构通常会出具通知书证明自己已尽到合理治疗的义务而对方不配合。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提交医疗记录来证明诊断时已经尽到了合理治疗的义务。同时,这一规定也考虑到现实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有《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对于法律适用出现了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根据法律的位阶,法律高于行政法规,因此应适用《民法通则》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另一种观点认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特别法,适用于医疗事故纠纷,而《民法通则》只是对医疗赔偿纠纷作了一般性的阐述,特别法应优先适用。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条例的规定,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然而,在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之后,法律适用上出现了变化,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条的规定,如果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有特别规定,应依照其规定。因此,《侵权责任法》中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已经完全取代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实现了适用上的一元化。
在审判实践中,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鉴定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议。原告方申请的医疗事故鉴定和被告方申请的司法鉴定往往存在差异,甚至完全相反。因为有利鉴定的结论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最有效的证据,法官在判案时也会高度采纳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结论。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对医患双方争执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的行政性活动。司法鉴定,也称为医疗过错鉴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依据职权或应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机构对患者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的科学诉讼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时,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对于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相关规定组织鉴定。因此,医学会鉴定应作为首要选择,并且必须由医学会进行鉴定。司法鉴定则作为辅助,只有在医学会鉴定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而原告认为医疗单位确有过错时,才可以申请进行司法鉴定。
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法官应该非常慎重,因为妥善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立法过程中的多、杂、乱现象,确立统一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体系,包括法律关系性质、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疗过失、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的因果关系、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分配、鉴定机构、赔偿标准以及诉讼时效等内容。这样可以切实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自身的风险和特殊性,以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执业风险保险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医疗行业的高风险保险机制,将风险转嫁给社会共同分担,可以在保障患者合法合理赔偿的同时,消除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