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及途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7
公司上市以后,如果中小型公司想要扩大规模成为大型公司的话,一般来说都要靠融资。那么,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及途径有哪些呢?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作为上市公司,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指的是公司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资金,包括通过计提折旧和留用利润增加公司资本。外源融资包括借款和发行债券的债权融资方式,以及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的股权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上市公司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IPO、增发股票、公司债券、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权证等方式。间接融资则包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以及其他机构或个人借款。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政府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制约融资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对融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管理。
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的商业环境、对经济周期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项目特点都是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行业发展前景巨大且公司成长迅速,但市场开发需要大量投入,增发和可转换债券融资是较好的选择。如果项目投资周期长且投资收益见效慢,选择可转换债券可以减缓股权稀释带来的盈利压力。
二级市场特点
二级市场处于牛市时,发行新股和可转换债券都容易获得市场接受,以较高的价格、较低的成本成功融资。但当二级市场持续走低时,需慎重考虑。可转换债券相对灵活,若股市处于熊市但中长期内可望走牛,则投资者积极购买并转股。反之,若股市处于牛市但转股期间可能趋于熊市,则投资者转股较少,有利于公司以债券方式低成本融资。
资金需求情况
如果上市公司资金需求急迫,配股和银行贷款可能是较佳选择。若公司资金需求不急迫,则可以根据其他因素再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资金需求量大时,增发新股或发行可转换债券是较好的选择。
融资成本和风险
融资成本和风险是选择融资方式的关键因素。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但需要还本付息,公司经营不佳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生存危机。发行股票则没有这种风险,即使公司经营不佳,也只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股价。这也是许多上市公司偏向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
回报期
融资时应考虑项目预期产生效益的时间。选择股权融资对于创业板上市的许多公司有利,因为在融资投资的初始几年内可能不会产生利润,股权融资没有定期支付利息的现金支出压力。融资后股本扩大,业绩能否同步增长是对上市公司的考验。如果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甚至闭置,公司业绩受到稀释,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增加。上市公司在赢利、分红等方面的因素也是重要参考。
举债能力
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股东的财富最大化。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水平对于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的资信形象
公司在市场中的资信水平和企业形象是选择融资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资信水平越高、声誉越好、企业形象越佳,则可选择的融资方式越多,融资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