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象性行政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什么是抽象性行政行为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1-02

 
133132

抽象性行政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行政行为在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被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对于行政诉讼的适用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该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该规定,抽象行政行为被排除在可诉行政行为范围之外。尽管这种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开来,但在许多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标准来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并不容易,有时很难确定一个行政行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将这种区分引入立法实践领域,作为判断行政行为是否可诉的一个标准,只会限制行政相对人获得救济的权利,减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抽象性行政行为的定义和可诉性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是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依据,因此,本文不重点研究这些对象。然而,对于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之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即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可以进行司法审查的。

首先,根据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一些较为完善的行政诉讼制度的西方国家通常只将行政立法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而对于抽象行政行为,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行政法原则,大多数国家将其纳入诉讼范围之中。

其次,对其他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有利于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进而使相对人获得更广泛的救济。

第三,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机关可以对有关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行政复议法的这种规定为司法审查有关抽象行政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规定
  2.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及其优缺点
  3. 什么是行政赔偿诉讼?
  4. 打买房纠纷官司一律律师怎么收费
  5. 第五十三条 商标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程序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2.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3.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4.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5.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6. 案情
  7.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拆迁补偿不合理处理方法
  6. 房屋征收流程
  7.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环保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2. 网络独家销售合同范本
  3. 行政附带民事起诉状范本
  4. 行政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