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公证的概念是什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0-24
法律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实行法律监督,有效防止无效经济合同的产生,及时制止诈骗、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性主义经济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强制执行公证正确的是什么?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强制执行公证:定义和法律依据
强制执行公证是指在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无需经过法院诉讼程序,公证机构可以赋予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凭债权文书和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护债权。
法律依据
强制执行公证的法律依据包括:
- 2008年4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了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执行程序。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998年7月18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由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执行地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司发通[2000]107号文),明确规定了债权人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程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37条,规定了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的执行程序。
强制执行公证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强制执行公证具有以下实用性和快捷性:
- 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促进债务人按时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 方便、快捷地实现债权。债务人一旦不能如实履约,债权人可以直接凭公证处出具的《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经过繁琐的诉讼审判程序。
- 节约争议解决的成本。债权人无需支付巨额诉讼费及律师费,也无需耗费大量精力。
可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范围
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包括:
- 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 赊欠货款的债权文书。
- 各种借据、欠单。
- 还款协议。
- 以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学费、赔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 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申请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
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如下:
- 主合同双方共同向公证处提出申请,担保人一并提出公证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 公证申请人填写公证申请表、签署公证告知书和询问笔录。
- 公证员协助双方起草、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文书。
- 公证处出具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
- 债务人一旦违约,在法定期限内,债权人凭合同约定证明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申请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并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当事人的公证申办
根据《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
- 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如需委托他人代理申办涉及重要公证事项,授权委托书应当经其居住地的公证人(机构)公证,或经司法部指定的机构、人员证明。
- 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如需委托他人代理申办重要公证事项,授权委托书应当经其居住地的公证人(机构)或中国驻外使(领)馆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