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18
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经过公证的房产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根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
目前,房产转让或赠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虽然公证是一种方式,但仅能作为权宜之计。婚前房产进行公证赠与可以减少一些费用,但如果等到结婚后或住房居住满5年,最好将公证转而落实到房产证上。根据《物权法》规定,房产的认定以产权登记为准,房产证登记后也具有对外公示的作用。如果采取公证的方式,房产所有者一方私自将房产变卖处置,另一方只能通过法院追索赔偿。
从法律角度来看,房产证加名是一种民事行为,相当于一方与另一方的所有权交易,而公证则是赠与或转让的形式。作为证据,房产证比公证书更有保障,因为公证书还有可能被另一份公证书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