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刻财务章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1-05
私刻财务章的法律后果
私刻财务章的行为与伪造、变造、私刻公章罪的区别
私刻假章并使用是私刻公章罪,在认定刻字业承制公章违反治安管理的治安案件中,要注意与伪造、变造、私刻公章罪相区别。后者不仅包括刻字行业,还包括其他有伪造、私刻或者仿造其他单位公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前者只是没有按照刻字业的管理规定承制公章,有的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主观认为,不会发生问题,存在侥幸心理。
私刻财务章的法律后果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刻字业违反管理规定承制公章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行为人或者企业的负责人以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治安管理处罚。如果私刻、伪造、变造公章,则应以扰乱公共秩序罪论处。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司各种印章的作用与区别
不同印章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不同的印章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使用时应当加以区别,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使用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签订买卖合同可能存在效力疑问。滥用印章如随意加盖公章则可能使公司承担相应的义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实际上,也存在利用已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损害单位利益的案例。
印章的合法使用
除了规定的范围外,并不是说所有的印章用途仅限于规定的范围。如果能够提供旁证证明签约时单位出于自愿,即使使用了不合格的章如财务专用章也可以认定合同等法律行为成立。此外,个人签字如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但无论如何,谨慎使用单位印章才是减少纠纷和损失的根本途径。
内部章的使用范围
企业自行刻制的其他业务章,如物资进出库专用章、档案专用章、招标业务专用章、投标专用章等,以及企业隶属各级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的公章等,主要是在企业内部使用,或者是在企业集团内部、上下级对口业务部门之间使用。一般来说,不能在企业的外部使用。这些内部章的加盖仅是该事实的确认。如果档案专用章盖在合同上,就不产生签订合同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也随即出台。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综上所述,公司一般都有一个行政章即公章,一个财务章,一个合同专用章。在合同法规定的是签字或盖章,只具其一即可。但合同可约定签字并盖章合同生效。
公章印章为什么要备案
公章的重要性
公章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最高性象征的印证产物,类似于古代皇帝的玉玺,拥有公章就意味着拥有了公司或单位的最高权力。在当今社会,只有备案的公章才是合法的公章,受法律保护。如果没有备案,公章将不受法律保护,如果有人伪造公司的公章,将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公章备案的程序
新开办的企业刻制公章需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工商部门刻制公章介绍信到属地公安机关办理。公安局工作人员核准后,开具准予刻制公章证明。承制公章企业收到公安机关准予刻制公章证明后,按照公章制作的相关规定承制公章,并于制作完成后,将公章送交公安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