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权行政化的不良后果是怎样的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7-03
行政审判权行政化对程序公正的阻碍
一、行政审判权的行政化趋向
行政审判权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法院内部存在行政化审批、批示制度,这是基于我国法院内部机构设置和现行管理体制的状况。
- 合议庭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存在合而不议、形合实独的现象,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审判案件。
- 审判委员会存在行政化问题,审判长职务化问题突出。
- 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中存在较多的行政化因素。
- 庭长、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存在行政化倾向。
- 法官的行政级别化现象比较普遍。
二、行政审判权行政化的不良后果
行政审判权行政化对程序公正产生了多种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行政化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办案法官失去了独立特性,违反了直接原则。
- 行政化背景下,合议庭无实质决定权,违背了审判工作的规律性,使得程序不符合理性,从而裁判的公正性和正确性难以保证。
- 行政审判权的行政化虚化了审判独立制度。庭长、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之间的行政化关系导致司法审判的程序介入行政因素,特别是在复杂疑难、重大案件中,审判委员会过多使用决定权,甚至直接介入合议庭的审判工作,使得两者之间变成了一种指挥和监督关系,从而无法保障审判的独立性。
- 行政化容易导致程序与权力错位,违背了程序制约与稳定性。行政因素介入司法破坏了程序公正的内在价值,危及了司法权的正当性,导致程序与权力的关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