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0
所谓保证责任,就是保证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采取保证的这种担保方式的情况比较常见,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如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既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考虑放贷资金的安全,一般是在有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时,才与借款人签订合同。但往往又因保证人无代偿能力、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等因素,很难使保证责任落到实处,债权无法得到实现。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保证责任的方式
代为履行
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方式是代为履行。在保证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如果债务人在到期时未履行债务,保证人应代为履行主合同约定的债务。但对于专属性债务,保证人不能以代为履行方式承担责任,即使在合同中约定了代为履行,保证人也只能通过赔偿损失的方式承担责任。举例来说,如果承揽合同是一种专属性合同,保证人无法以代为履行的方式对承揽合同的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只能通过赔偿因违约而给承揽合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赔偿损失
另一种保证责任的方式是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债务人在到期时未履行债务并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保证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保证责任的范围
保证责任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责任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当事人未对保证担保的范围进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这种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被称为无限保证。如果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规定保证人承担责任的一部分,则该保证为有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