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8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以保护权利人的权益。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执行完毕后,整个诉讼程序结束。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一旦这些文书生效,义务人应当主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一方被称为申请人,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一方被称为被执行人。
股权具有财产性是股权可被强制执行的前提。股东通过出资行为,将实物或金钱转化为注册资本,而公司的注册资本则是股东财产权利的集合体。股权在变现时可以以货币形式量化,因此具有典型的财产性。根据强制执行理论,任何具有财产价值的权益都可以成为执行的标的,因此股权具备了被强制执行的基本条件。
股权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两个基本内容。自益权是指股东以自身利益为目的行使的权利,例如资产受益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权、公司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这些都是纯粹的财产性权益。共益权是指股东以公司利益为目的,参与公司事务的权利,例如公司经营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尽管共益权不是纯粹的财产权,但它仍围绕着财产权这一核心展开,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财产权益。因此,股权的自益性和共益性为股权的强制执行提供了实质基础。
股权是一种可转让的权利,公司是以资本为基础设立的企业,股东的地位根据其所拥有的股份来确定。股权的资本性决定了其非身份性和可转让性。只要与其他人达成一致,股东可以按照股权的经济价值将其股权转让给他人,从而使他人成为股东并享有相关权益。股权的转让通常以股份或出资的转让为标志。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股票形式体现的股权基本上是自由转让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在股东之间的转让也没有限制,但向第三方转让则受到一定限制,一般要求国内公司需要获得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而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则需要获得全体股东的同意,并经审批机构批准。
因此,股权具备财产性、自益性、共益性和可转让性,使其成为可以被强制执行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