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22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权利性,其基础是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而非行政权力。现代宪政观念强调,政府是否应当公开信息、向民众提供信息,不是政府的权力决定,而是民众的权利决定。这种权利是民众享有的宪法权利。因此,政府应当根据民众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实现相应的宪法权利。公民个人根据宪法权利和具体法律规定,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是公民和公共权力机关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不是所有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政府信息是不可公开的。政府所掌握的许多信息具有"秘密"等级,这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当政府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公开会影响国家利益时,其公开会受到严格禁止,并受到《保密法》的严格规制。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规定。由于难以一一列举可以公开的信息,立法技术上通常将例外信息作为研究重点,除例外信息外,其他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以载体为依托。政府信息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体现出来,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一定载体的表现形式。例如,通过政府公开刊物刊载,通过设立阅览室展示等等,这些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以载体为依托,没有载体,政府信息无法传递。载体的范围多种多样,可以是纸张书面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普及。然而,不同载体的成本不同,这需要法律进行规定和选择。因此,政府信息公开以载体为依托的特性虽然不显得那么重要,但它影响着信息的传递,甚至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标准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