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权可不可以处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权可不可以处分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1-22

 
128594
“公权不可处分”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由于行政权不可处分,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诉讼中没有可供妥协的空间,而和解是试图在当事人双方相互妥协让步的前提下通过合意的方式解决争议。

行政诉讼中的解决争议方式

行政诉讼中不存在妥协的空间,无法通过合意解决争议。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许多行政案件实际上涉及民事纠纷,尽管被诉的是具体的行政行为。与将行政活动仅理解为行政权力活动的单一性相一致,我国的行政诉讼主要以撤销诉讼为典型形式进行。

撤销诉讼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

撤销诉讼主要适用于干预行政领域,尤其是警察、安全和秩序等方面。随着公共行政改革和行政争议类型的变化,我国行政诉讼中义务诉讼和给付诉讼的数量将会增加。行政诉讼中的给付诉讼与民事诉讼中的给付诉讼相似,适用调解和和解并不成问题。

行政复议和听证程序中的行政机关处分公权

行政复议和听证程序中,行政机关对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改变,实际上也是对公权力的处分。既然行政机关能够在行政程序中改变其行政行为,那么在行政诉讼程序中也能够进行改变,并且在行政诉讼程序中改变行政行为还能够接受司法的监督,更能确保其合法性。

公权不可任意处分的内涵

因此,“公权不可处分”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公权不可任意处分”。行政机关在诉讼程序外放弃或变更公权力的行为大量存在,这充分说明与其放任行政机关在诉讼程序外对公权的处分不如设立和解制度,以合法的方式对其进行司法监督,从根本上保证公权不受任意处分。

延伸阅读
  1.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
  2. 房屋抵押贷款的手续费解析
  3. 国家赔偿以什么为主要方式,国家赔偿的受理程序是什么
  4. 拆迁房子该怎么办
  5. 案例分析:公务员胡某的申诉与控告程序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及适用范围
  2. 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
  3. 申请行政复议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情形
  4.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的多种形态
  5.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
  6. 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和职能
  7. 行政主体及其职权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