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的决定期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的决定期限?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8-16

 
128091
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复议申请,那么,行政复议的决定期限是多久呢?以下是法律规定及其分析:

行政复议期限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根据该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决定,但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第一层次: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和期限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复议工作。受理之日指行政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或接受申请人申请的日期。在这六十天期限内,行政机关需要完成受理申请、要求被申请人答复、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和证据、查清事实和依据、提出处理意见并完成文字报告、行政首长决定或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等工作内容,并最终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公正适当作出结论。六十天的期限旨在督促行政复议机关及时履行职责,维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行政效率,使复议工作顺利进行,尽快解决行政争议,维护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并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第二层次: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复议期限

除了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情况外,其他单行法律中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也要按照具体规定办理。例如,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规定,被处罚人对公安机关的罚款、拘留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诉,上一级公安机关则需要在接到申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最后裁决。

第三层次:行政复议期限的延长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案件本身情况复杂,行政复议机关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期限,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天。延长期限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复议机关能够充分研究问题、搞清实质性问题,并完成其他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但必须完成的工作。行政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并说明延长的理由和期限。当事人对于依法延长期限的行为不得提出质疑,因为延长期限只是复议工作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并非最终结果。如果超过延长期限仍未作出决定,才能适用逾期不作决定的规定。

综上所述,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决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情况复杂需要延长。这一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行政复议工作及时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维护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延伸阅读
  1.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2. 一、行政复议申请的方式
  3. 劳动者维权期限的规定
  4. 行政拘留申请书的撰写
  5. 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处理方式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基本结构及其法律制度的构建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3.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
  4. 听证程序
  5. 行政复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6. 工伤行政复议的复议决定书的存在与法律效力
  7. 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