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03
为了确保行政追偿的公正性,有必要对我国《国家赔偿法》进行修改,设定最起码的正当程序。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后,应主动依职权调查行政侵权案件,并根据公务员是否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作出是否向其追偿的初步决定。如果确定需要追偿,应通知被追偿人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启动行政追偿程序。被追偿人不参加行政赔偿程序的,将丧失对行政追偿机关的追偿决定提出异议的权利。如果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未通知被追偿人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将丧失追偿权。
被追偿人作为独立的当事人应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因为其对行政赔偿数额与自己将承担的费用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然而,这一点在我国学界常常被忽视。如果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追偿的决定,则应单独进行行政赔偿程序,不得再进行追偿。
在行政赔偿程序和行政追偿程序启动后,行政赔偿请求权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和被追偿人可以协商解决行政赔偿和追偿争议。如果双方达成行政赔偿协议和行政追偿协议,按照“先赔偿后追偿”的原则执行协议。即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先支付行政赔偿费用,被追偿人也可以根据自愿的前提直接向行政赔偿请求权人支付应承担的费用。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行政赔偿协议,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一并作出行政赔偿决定和行政追偿决定。因为行政赔偿费用的确定是确定行政追偿数额的依据之一,如果行政赔偿费用无法确定,行政追偿数额也往往无法确定。如果双方达成行政赔偿协议但未达成行政追偿协议,行政赔偿按照协议执行,行政追偿决定由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
为了防止行政追偿机关违法行使追偿权或不积极行使追偿权,需要设立行政追偿的监督程序。具体来说,应通过行政追偿公开程序监督行政追偿权的行使。行政主体应公开不予追偿决定及其理由、追偿决定及其理由、追偿决定的执行结果等,接受监督。此举可防止行政追偿的偏私行为,确保平等原则和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此外,还应确立行政追偿的事后救济程序。即当事人不服行政赔偿决定和行政追偿决定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双方选择的救济途径冲突,按照最先提出异议的一方所选择的救济程序进行。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将合并审理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司法判决。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国家赔偿经费的管理机关监督行政追偿权主体积极行使职权,以保障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