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7-11
完全合格的法定依据是指名副其实的法定依据,可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据此进行的行政处罚是合法的。
部分不合格的法定依据,其合格部分是合法有效的。有权部门应责令立法部门修改不合格部分,而立法部门本身应主动进行修改。修改的方法包括立法部门自行修改和有权部门撤销不合格部分。
完全不合格的法定依据应由有权部门撤销,或责令停止使用,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若整个法定依据不合格,则应全部撤销;若某一条文全部不合格,则对该条文进行全部撤销。
对于未经立法机关确认的权威部门依据,行政执法机关一般应按照执行。但若认为明显错误,应在执行的同时向有关部门书面反映,并提出处理意见。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依据不合格为由执行认为有效的合法法定依据。当事人如对判决不服,可提出上诉,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同时,人民法院应以书面形式向立法机关或立法机关的主管部门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