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4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一、关于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的认定
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认定主要涉及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过错、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及其危害后果三个方面。
在行政处罚认定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过错问题上,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多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只有少数情况以故意为法定要件。
在行政处罚认定被处罚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问题上,需要详细表述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或方式、结果等情节。对于多次违法行为,也需要逐一表述各次的情节。
在行政处罚认定的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问题上,一般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就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行政处罚以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为法定要件。
二、关于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认定
违法行为责任人可以是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认定违法行为责任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有关隶属关系的问题。如果一方单位是另一方的下属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那么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行政责任可以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一方承担。如果双方都是独立的法人,各自独立核算并可以独立对外从事民事活动,那么实施行为的责任由谁承担取决于谁实施了行为。
- 有关企业承包关系的问题。承包人在承包期间以企业的名义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企业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个人的违法行为。
- 有关雇佣关系的问题。在具有雇佣关系的情况下,被雇人按照雇主要求实施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雇主的行为,由雇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但被雇佣人在雇佣关系以外实施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被雇佣人自己的行为。
- 有关委托关系的问题。如果被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违法行为人应当认定为委托代理人。如果委托人委托代理人代理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且有证据证明委托代理人不知道该行为违法,那么违法行为责任应当由被委托人承担。如果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都知道委托代理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那么委托人实施委托的行为,被委托人与委托代理人应当共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 关于单独违法还是共同违法的问题。行政机关应当有证据认定是否是单独实施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排除共同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是共同实施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明确共同违法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中的地位、作用和具体内容,并提供相关证据证实这些事实。
- 关于无证经营的问题。那些虽有字号或有雇员的无证经营者应当认定为公民,而不是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