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怎样认定,行政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醉酒驾驶怎样认定,行政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10-26

 
127060

醉酒驾驶的认定及行政处罚标准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于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违法行为,有以下处罚标准:

1.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处罚标准:

2.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处罚标准:

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还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标准为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标准为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标准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标准为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标准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对于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知识关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相关意见。

根据该意见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认定、从重处罚情形、罚金刑的适用以及证据收集等程序都有明确规定。

三、呼气前饮酒难逃认定

根据《意见》的规定,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四、醉驾可以取保候审

根据《意见》的规定,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无法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五、八种从重处罚情形

根据《意见》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重处罚情形包括:

延伸阅读
  1. 无证醉驾怎么处罚,处罚标准是什么
  2. 醉驾行政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3. 酒驾和逆向行驶谁责任大
  4. 醉驾单方面事故判刑吗
  5. 无证酒驾撞人怎么判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
  2.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3. 知情权
  4. 九年义务教育的劝退问题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违背公正原则的情况
  6.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