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证据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证据有哪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2-24

 
126839

证据分类及其重要性

主证据与补强证据

在证据分类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首先,证据可以分为主证据和补强证据。主证据是指具有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主要证明价值的证据,而补强证据则是为了增强、补充主证据的证明力的证据。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其次,证据还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手”证据。而传来证据则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例如转述、传抄、复制的证据以及第二手以下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原始证据的效力要高于传来证据。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此外,证据还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案件中的待证事实与证据具有直接联系,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中的某一个论点的证据。而间接证据则是与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具有间接联系,不能够单独证明案中的某一个论点,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对于间接证据而言,其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具有证明的价值。

证明力强与证明力弱的证据

最后,证据还可以根据其证明力的强弱进行分类。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有无或大小。证据的证明力强弱取决于其对证明对象的可靠性、可信度和充分性的程度。

几类典型案件主证据

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通常需要准备四方面的证据。首先是违法当事人的证据,例如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其次是执法人员的资格证据,主要是指持有执法证。第三是违法事实的证据。最后是相关法律的证据。在这里,我们所提到的主证据指的是用于确定违法事实的主要证据。

在一个案件中,主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案件没有主证据,即使其他补充证据再多,也无法完全确定一个案件的真实性,只能是“疑似”案件。

延伸阅读
  1. 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情形
  2.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规定
  3.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性质
  4.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5. 专利行政复议的必要条件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
  3.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4. 知情权
  5.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