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14
公安机关认为存在符合没收条件规定情形的,应当书写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并将其移送检察院。
审查期限为30日内,经检察院批准,可延长15日。
申请没收违法所得时,应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详细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
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法院应当在7日内完成对没收违法所得申请的审查。
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布公告,公告期为6个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对申请没收财产所有权的人,应当视为刑诉法规定的其他利害关系人。
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召开庭审。
法院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时,检察院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法院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申请没收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经审理后,法院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财产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若被告人死亡,应当裁定终止审理;若被告人脱逃,应当裁定中止审理。检察院可以依法另行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审理申请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期限参照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执行。公告期间和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对没收违法所得或驳回申请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检察院可以在5日内提出上诉、抗诉(抗诉包括提起二审申请和提起再审的抗诉)。
对不服第一审没收违法所得或驳回申请的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由第二审法院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