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3-18

 
12448
强化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可帮助单位、企业及早发现风险、准确评估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提前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管理分工细致化、责任落地化、流程顺畅化、信息衔接化。

审计与内部控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建设资金挪用、乱用现象突出,局部地区腐败问题有扩大的趋势等。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论述,探讨事前审计在管理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平稳、有序、安全。

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定义

审计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接受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的审查和监督。从时间顺序上,审计可分为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事前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对象事件发生之前进行的审计,旨在预防经济犯罪和决策失误。事后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对象事件发生之后进行的审计,用于查找和解决问题,并对经济犯罪进行惩戒。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保证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手续和措施的总称。其目标是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控制环境的了解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从控制环境入手。控制环境包括行业因素、法律和监管因素、通货膨胀水平或币值变动等其他因素。

以下是对控制环境的了解的具体内容:

1. 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包括与被审计单位在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方面的沟通,通过政策规定、行为规范和示范向员工进行沟通。

2. 对胜任能力的重视:了解员工具备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 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了解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其在会计估计时的谨慎和保守态度。

4. 组织结构:包括考虑职权和责任的关键领域,以及适当的报告层级。

5. 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了解员工对被审计单位目标的认识,相互之间的工作联系以及个人的工作对实现目标的作用。

6.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了解招聘录用员工的标准、培训政策和晋升政策。

7. 业绩评价:分析、了解评价实际业绩与预算、预算和前期业绩的差异,评价职能部门、项目活动的业绩等。

8. 实物控制:旨在防止资产盗窃的实物控制,包括保证资产的实物安全,如针对接触资产和记录的安全设施,对接触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档设置授权,定期盘点并将盘点记录与控制记录相核对。

9. 职责分离:将交易授权、记录交易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

10. 其他控制:如领导层的授权控制、非常规交易的批准等。

11. 对控制的监督:领导层持续不断地建立和维护控制,内部审计人员或类似职责的人员通过单独评价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进行监督,同时接受外部机构和人员单位的建议和监督。

结论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事前审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预防经济犯罪和决策失误的发生。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延伸阅读
  1. 一、审计的产生
  2.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监督范围
  3. 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政收支的行为的处理
  4.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
  5. 会计手续和会计核算的事项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2.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3.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
  4. 异常时间的发现
  5. 辅导带学:深入学习审计法实施条例,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6.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7.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