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12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例如,在侦查过程中将事实搞错了,或者对法律理解有误,将不属于犯罪的情况当作犯罪来追究,或者将无辜的人误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另外,对于精神病人或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情况,应当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侦查。一般情况下,检察院不应当不经过补充侦查的程序而直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只有经过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才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例如,经过补充侦查后仍然缺乏定罪的主要证据或基本的证据,或者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又无法查证属实,各种证据之间有矛盾,不能合理排除,有可能得出其他结论等。不过,法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才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即便案件只经过一次补充侦查,只要人民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而又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补充侦查的,就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这主要指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例如,初犯且没有造成较严重后果的犯罪,或者过失犯罪情节较轻,不需要判处刑罚,这样更有利于对其本人的教育。
另一种情况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处罚的。例如,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或者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刑法对这些情况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中有些情况可以免除处罚,有些情况应当免除处罚。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应当制作不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人和其所在的单位。若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不起诉决定在法律后果上属于无罪。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若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误,可以要求该检察院复议一次。若人民检察院仍坚持不起诉意见,公安机关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维持原决定,则为最终决定。在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复议或者复核期间,不得影响不起诉的执行,不能以复议、复核为理由继续羁押被不起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