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法律知识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5-01-31

 
122452
我们都知道,一旦做出危害国家安全或者说社会稳定的行为,只要符合我国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的立案标准,那么,就会够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为也分为很多种,其中刑事犯罪就是其中一种,那么,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刑事犯罪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是指根据法律明文规定,具备一定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事犯罪的认定原则是,法律对某些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时,依法定罪处刑;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刑事犯罪行为主要包括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行为,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行为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行为是由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个人;有的犯罪行为是由多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多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比如犯盗窃罪的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行为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的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的犯罪人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概念。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刑事犯罪的种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种类繁多,共涵盖了四百多种犯罪行为。每一种犯罪行为都具备独特的构成要件和特点,因此在刑法中有专门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规定。刑事犯罪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失火罪、诈骗罪、贩毒罪等。针对不同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中对其构成要件和刑罚有明确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扭送派出所是否可以
  2. 法律对有期徒刑的假释是如何规定的
  3. 检察院建议量刑可以缓刑吗
  4.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5. 组织性贿赂如何处罚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与犯罪嫌疑人是亲属关系能做辩护人吗
  2. 办理检察院查询证明无犯罪记录流程是怎样的
  3. 刑事案件开庭前先进行民事调解还是开庭后民事调解
  4. 党员处分申诉程序
  5.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6.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7. 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朋友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