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支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支撑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807
我们认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仅有必要建立,而且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是行得通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司法权干预行政权的关系

1.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不同属性决定了它们的不同作用

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行政权与司法权虽然同属于执行权,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司法权是判断权,而行政权是管理权。具体来说,司法权具有被动性、中立性、形式性、稳定性、权力专属性、法律性、终极性、交涉性和非服从性等特点;而行政权具有主动性、倾向性、实质性、应变性、可转授性、非法律职业性特征、先定性、整体单向性和官僚层级式的服从性等特点。因此,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国家权力构成中的关系只可能是分工协作,而不可能是“谁干预谁”的关系。

2. 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调整民事行为权力与司法机关的民事审判权是不同的

首先,赋予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剥夺了法院解决民事争议的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赋予了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权力。例如,涉及房屋、土地、自然资源、专利、商标等争议的专门行政机关被赋予了解决权力。然而,人民法院并没有被完全剥夺解决这些领域民事争议的权力。在共管领域中,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可以处理民事争议,只是方式、顺序和目的不同。

其次,法院也有能力处理复杂的民事争议。尽管人民法院可能无法应对每一件民事争议,但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有义务审理即使对其来说困难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委托专门机构或行政机关的技术部门来处理技术难题。最后,在法治社会中,司法是最终屏障。尽管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权力,但最终解决争议的权力仍然保留在法院手中,任何争议都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1.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什么意思
  2.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哪些范围
  3.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使用什么诉讼程序
  4. 行政诉讼审理范围分析与案例解读
  5. 行政赔偿数额的合理计算方法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二审未缴费能申请再审吗
  2. 几个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
  3. 受理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申诉的部门
  4. 对通知撤销案件书没有异议如何处理
  5. 公审可以参加庭审吗
  6. 刑事裁定书(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维持原判用)范本
  7. 速裁程序有合议庭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