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03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了企业合并和非合并两种方式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和后期计量时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运用。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控制程度的强弱,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核算适用于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权的高端和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权、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低端。权益法核算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中端。然而,这些准则并未明确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增资或减资时对被投资企业控制程度的改变如何影响后续合并报表的列报。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种形式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准则规定了合并时点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合并当年年度合并报表的列报方法。然而,准则也未明确规定企业合并后由于增资或减资改变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控股程度时的后续会计报表列报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首先规定了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强调以控制为基础。只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备控制权时,才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然后,准则规定了合并程序和具体报表合并时的操作。然而,对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增资或减资引发的控股程度发生改变的合并报表列报原则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一) 投资增资或减资不改变投资的控制程度
如果被投资企业根据各种因素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从而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投资企业按照原出资比例平衡增加或减少投资额度。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不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和合并报表的列报原则。
(二) 投资增资或减资改变了投资的控制程度
当投资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时,改变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根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可以分为以下情况:1) 由低端的成本法转变为中端的权益法核算;2) 由低端的成本法转变为高端的成本法核算;3) 由中端的权益法转变为高端的成本法核算。第一种情况不涉及后续合并报表事宜,而第二、第三种情况会影响后续合并报表的列报。
当投资企业出售或转让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时,同时改变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控制程度。根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可以分为以下情况:1) 高端的成本法核算降级到中端的权益法核算;2) 高端的成本法核算直接下挫到低端的成本法核算;3) 中端的权益法核算降级到低端的成本法。第三种情况不涉及后续合并报表事宜,而第一、第二种情况会影响后续合并报表的列报。
无论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增资还是减资,只有当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的高端之间发生相互转换,或低端的成本法直接与高端的成本法发生相互转换时,才会涉及后续企业合并报表事宜。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增资或减资,并且改变了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控制程度,则影响到后续合并报表的列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 是否将报表纳入合并范围;2) 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如何选择合并期间;3) 是否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