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9-04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当事人和保险关系人。保险当事人指的是订立保险合同并享有和承担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人,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关系人指的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或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时,对保险人享有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人,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不同的保险合同主体涉及不同的法律程序。
投保人的变更属于合同转让或保险单转让,即在转移财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同时将保险合同一并转让给新的财产受让人。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
被保险人的变更只能发生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即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这是保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不能变更的。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的变更实际上意味着投保人的变更,因为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保险利益因保险标的的移转而消灭了,但是保险利益仍然存在,为受让人所有。
根据《保险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在保险单上批注。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保险利益,保险利益为投保人所有,其变更一定是投保人的变更所致。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指的是保险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事项的变更。根据《保险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和保险人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保险合同的有关内容。变更保险合同时,应由保险人在原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附贴批单,或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须经保险人同意,但在一定情况下,如仅限在财产保险合同中,经一定期间如保险人无异议即视为同意。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分为两类情况,一是投保人因自身实际需要提出变更请求,二是因一定法定情况的发生,保险合同一方须提出变更,另一方不得拒绝。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包括保费的变更及其他内容的变更,主要是保费的变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的情况有: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约定履行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导致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保险人应当根据保险费率的变化、保险标的危险程度的减少或保险标的价值的减少,降低保险费并按日计算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投保人因自身实际需要提出变更请求,主要是因变更保险金额而变更保费。投保人可根据保险价值的增加提出增加保险金额的请求,并相应增加保费。在保险价值无增加的情况下,投保人仍可在保险价值限度内提出增加保险金额的请求。此外,如果保险价值减少或无减少的情况下,投保人也可提出减少保险金额的请求,但一些保单规定保险人不受理保险金额减少的请求,主要适用于人寿保险保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拒绝、阻碍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调查职权,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进入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