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机关的追诉权限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机关的追诉权限制有哪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2-14

 
120567
公诉机关的追诉权限制有什么?

限制重复追诉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重复追诉的原因复杂多样。然而,国家刑事追诉权的过度行使、法院追诉化倾向以及被告人地位的非当事人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制度原因。为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限制重复追诉是必要的,因此需要对检察机关的追诉权进行适度的限制。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无罪判决和证据不足判决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了被告人无罪判决的情形。根据该规定,如果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同时,该法废除了原有的公诉机关撤诉制度。新的刑诉法明确规定,一旦检察机关撤诉,不得重新起诉和受理,以严格控制公诉权的滥用。

适度运用“双重危险”原则

由于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和正当程序规则的支持,简单地奉行国外司法理念将导致我国司法制度的失去自我。然而,为了保护人权的最低限度要求,可以适度运用“双重危险”原则。所谓“双重危险”是指被告人不得因同一个罪行而受到重复起诉和双重审判。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旦陪审团宣誓,第一次危险就构成。在各州法院,第一个证人出庭或者第一份证据在法庭上出示,也意味着第一次危险的成立。在此阶段,检察机关撤诉后再行追诉将被禁止。

限制重复追诉的具体措施

为了减少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侵犯,必须对检察机关法庭调查后的撤诉及撤诉后的重复追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公诉机关的追诉时间和次数应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不能随意撤诉和重新起诉。法庭的审查应以一审程序中公诉机关是否实现追诉权为标准。在法庭调查阶段,如果控方提请撤诉,可以得到法庭的许可。然而,如果控方在法庭调查完毕后申请撤诉,将一概不予批准。检察机关无权再补充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应获得的证据去证明侦查、起诉行为的合法性,否则,被告人将遭遇“双重危险”。法官应在法庭辩论后及时就法庭调查中控辩双方出示,并以经过交叉询问等方式质证的现有合法证据做出权威判决。检察机关在撤诉后就同一被告人的同一行为再行提起公诉将视为非法而不被接受。因为一旦案件进入第一审程序法庭审理阶段,法庭的任务是准确判断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罪,而公诉机关的任务是充分展示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推翻被告人无罪的先前假设,达到控制犯罪的诉讼目的。当公诉方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或不足以对抗辩方提供的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时,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法院应直接依据无罪推定原则宣告被告人无罪,而不是规避法律的撤诉权的启动。

延伸阅读
  1. 倒卖车票、船票罪辩护词
  2. 监视居住与刑期折抵
  3. 不公开的庭审是否可以旁听
  4. 共同犯罪案件的审理方式
  5. 伪造印章罪的管辖问题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4. 侦查期限的计算
  5.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立案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 怎样理解与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4.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5. 什么样的案件适合自诉
  6. 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7.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罪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