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得不到谅解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案得不到谅解怎么办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5-11

 
120527
在刑事案件中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是减轻刑事处罚的方法之一,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有真诚悔罪的,并且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可以请求受害人出具谅解书,那么公诉案得不到谅解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诉案件中无法获得谅解的处理方法

当公诉案件无法获得刑事谅解书时,即受害人不接受或不满意嫌疑人的赔偿时,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调解,以尽量满足受害人的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下列公诉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并且被害人自愿和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

1. 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2.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则不适用上述程序。

刑事谅解书对减刑的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来决定减少基准刑的幅度。

具体而言:

1.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2.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3.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赔偿,但取得了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法院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被害人谅解对从宽处罚的影响

1. 犯罪性质及罪行轻重

被害人谅解适用于具体有被害人的案件,主要出现在故意伤害、杀人、交通肇事、抢劫、盗窃、诈骗等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中。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被害人谅解对量刑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纯粹的侵财犯罪,或者因婚姻、家庭、恋爱、邻里矛盾等民间纠纷而引发的侵犯人身权利犯罪,以及刑事自诉案件,被害人及其家属表示谅解能够较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因此,被害人谅解在量刑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可以较大幅度地从宽处罚。同时,根据罪行的轻重确定从轻处罚的比例,对于罪行严重的被告人,不得适用最高比例的从轻处罚,以避免不良现象,即罪行越重者所得量刑利益越大。

2. 谅解原因及真实程度

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或其家属表示谅解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仅限于被告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认罪悔罪、提供生活帮助、社区义务劳动等正当原因,还包括被迫接受不足额赔偿的情况,如迫于被告人势力、威胁或因生活困窘而被迫接受不足额赔偿,但仍表示谅解。在具体掌握情况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于基于正当原因而真诚谅解的被害人,可以较大幅度地从宽处理;对于谅解的真实程度不高的被害人,应严格控制从宽处罚的幅度。

3. 认罪悔罪程度

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的认罪和悔罪态度往往是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犯罪较轻或初犯、偶犯的情况下。因此,在确定被害人谅解的从宽处罚幅度时,还应注意考察被告人的认罪和悔罪程度。对于仅仅因为足额赔偿而获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而认罪和悔罪程度不高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较高的从轻量刑比例。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是什么
  2. 行政转为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调解后的刑事裁定书
  5. 刑事上诉状范本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4. 种类
  5. 向外国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