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立错案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案件立错案怎么办

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4-07-24

 
120522
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类,公诉案件一般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的,进行公诉时,检察机关需要派员出席审判,起到案件原告的角色,那么公诉案件立错案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诉案件立错案的处理方式

一、公诉案件的立案监督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实施监督。如果公诉案件的立案存在错误,检察机关有权进行立案监督,并要求公安机关或下级检察院对立案作出说明,阐明立案或不立案的理由。

二、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犯罪事实,即客观上存在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立案应仅对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进行,对非犯罪行为不能立案。立案时,只需发现存在某种危害社会且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而不需要弄清楚整个犯罪的过程、具体情节和犯罪人身份,这些问题可通过后续的侦查或审理活动解决。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已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的行为。(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已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三、检察机关行使立案监督权的方式

(1)、材料来源人民检察院对不立案实施监督的材料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业务活动发现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二是通过被害人提供的材料,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接受,不得拒绝。(2)、审查和要求说明人民检察院获取不立案监督的材料后,应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如果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经检察长批准,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7日内书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3)、通知立案和移送材料经过必要的调查和审查后,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并发出《通知立案书》,同时将有关证明应当立案的材料移送公安机关。(4)、公安机关立案决定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不得进行侦查,但可以对通知公安机关立案所依据的有关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例外情况是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仍不予立案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立案侦查。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特殊地位
  2. 关于董某强制医疗案的代理意见
  3. 刑事委托辩护人的适用情形和指定辩护的规定
  4.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5. 刑事判决书如何辨别真伪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哪些罪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