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被提起怎么撤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被提起怎么撤回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23

 
120491
对于很多的案件是需要进行公诉的,那么对于公诉又有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对于公诉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以及对于公诉的撤回的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具体说明,以下就是具体分享的内容。

如何撤回公诉

公诉的撤回权力由检察院行使,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案件来决定。一般来说,当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发现被告无罪时,检察院可以撤回公诉。

1. 撤回公诉与控审分离原则

现代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负责公诉职责,实现了控审分离,公诉成为审判启动的前提。撤回公诉是变更公诉的一种形式。检察官有权提起公诉,但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如果发现不应或不必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况,检察官有权撤回公诉。撤回公诉使得案件审理失去了控诉基础,审判活动终止,这体现了诉审分离原则的要求。

2. 撤回公诉与起诉便宜主义

我国在犯罪追诉权方面,实行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相结合的起诉原则。起诉便宜主义赋予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撤回起诉是自由裁量权在审判阶段的合理延伸。既然审查起诉阶段允许检察官不起诉,那么在审判阶段,同样应当允许检察官根据具体情况撤回公诉。因此,当公诉案件出现法定情形时,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符合起诉便宜主义的实质。

3. 撤回公诉与诉讼效益的价值取向

检察机关运用撤回公诉权及时补救错误起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诉讼程序,维护诉讼经济原则。撤回公诉可以减少审判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使司法机关能够处理其他刑事案件。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来说,及时退出诉讼程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撤回公诉符合诉讼效益的价值取向,也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需要。

可以撤回起诉的情形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作出判决前,如果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撤回对全部或部分被告人的起诉:

1. 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

无法进行补充侦查或补充侦查没有价值,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无法进行审判。

2. 被告人患有精神病

在法院审理期间经鉴定被告人行为时患有精神病,不负刑事责任。

3. 情节轻微,不认定为犯罪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检察机关和法院对此不统一。

4. 法律、司法解释发生变化

导致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5. 其他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2.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3.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
  4. 哪些罪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5. 公诉转自诉的限制条件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5. 侦查期限的计算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