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综合分析怎么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综合分析怎么写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3-10-06

 
120485
根据相关的法律常识我们知道,公诉案件是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公诉案件一般就是刑事公诉案件,当法院审理完后,是要对该案件进行审查和总结报告,并分析其各个部分对于案件的作用。那么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综合分析怎么写,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分析相关规定

一、关于总体结构

普通版样本在总体结构上进行了以下调整:

1. 删除了原样本正文中的“四、审查复核证据、退查、自行补充侦查过程”和“五、工作情况”两项,并将其中有关程序方面的内容纳入导语部分。退查、自行补充侦查的具体内容列为附件即“退回补充侦查提纲”和“自行补充侦查提纲”。涉及对事实、证据的论证、说明等内容放在后面的“五、审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及分析”中一并有针对性地具体论证或表述。辩护人意见、被害人意见等内容独立设置为一项,即“四、相关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意见”。这样修改主要是为了使审查报告在整体结构上更加简明、紧凑,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更加集中、完整。

2. 将正文中的“六、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七、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和“八、对证据的分析论证”三部分内容合并为一项,即“五、审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及分析”。在所认定事实的后面直接列举能够证明所认定事实的证据,然后再对所认定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论证。这样修改主要是为了使证据证明事实更为直观,使事实和证据紧密衔接。原样本将事实与证据分开表述和论证,不仅容易割裂二者之间内在的依存关系,而且使证据分析的逻辑层次更为繁复,尤其不适应复杂案件的需要。

二、关于“二、发、破案经过”部分

将原样本小标题“二、案件侦破简要过程”修改为“二、发、破案经过”。提示部分修改为“综合全案证据材料,客观叙写本案发案、立案、破案的时间、经过等情况,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经过。”这样修改主要是考虑:“侦破”一词无法涵盖“揭发”情况;发、破案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不仅应重视破案过程,也应重视发案过程。审查发、破案经过不能仅仅依赖案卷中破案报告、抓获经过或者情况说明等侦查机关出具的材料,而应当结合全案证据反映的案件来源,犯罪嫌疑人到案时间、经过,抓捕线索来源情况,证据信息的逐步揭示过程等综合分析案件侦破经过。因此要求制作此部分时要“综合全案证据材料”。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经过关系到诸多量刑情节的认定,如是否自首,是否立功,是否逃逸,是否系犯罪嫌疑人家属协助抓捕等,因此特别对此进行了强调。

三、关于“四、相关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意见”部分

将辩护人、被害人等“相关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意见”独立设置为一项,目的是为了强化承办人对相关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各种意见和各种疑问的充分重视,以利于检察机关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公诉人员轻信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据,而忽视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和辩护律师意见的问题,从而导致应当发现的证据疑点未能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但未进行深入核查,进而造成错案。基于辩护的对抗属性,辩护律师对发现控方证据疑点具有积极的态度和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借助律师的力量来发现证据疑点,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错案发生。

四、关于“五、审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及分析”部分

该部分是审查报告最为关键的部分。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认定是审查起诉工作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冤错案件都是源于事实、证据的认定错误。因此,针对实践中制作该部分存在的问题,对这部分的制作提出更加具体、详细的制作要求,并且提供一些示范性的内容,以引导承办人注重对单个证据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的独立审查,改变在审查起诉中主要围绕口供进行证据印证的审查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审查、判断、运用证据的能力。

五、关于“七、承办人意见”部分

针对实践中制作该部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引导承办人加强对法律适用问题的分析论证:

承办人论证层次的重要性

承办人在审查综合分析中应该按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论证。首先,对全案事实证据情况给出意见。其次,对案件定性和法律适用给出意见。最后,提出量刑建议。这种层次分明的论证有助于思路的衔接,并且能够准确阐明事实和法律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全案事实证据情况的意见

在这个层次,承办人应该先简要概括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并明确给出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的结论性意见。这有利于思路的衔接,同时也能够确保论证的连贯性。

对案件定性和法律适用的意见

在这个层次,承办人应该根据案件事实、情节和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定,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明确具体的定性及法律适用意见。这样能够阐明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承办人以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进行论证。

量刑建议

在这个层次,承办人应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各种法定、酌定量刑情节,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提出量刑建议。当前正在进行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审查报告样本应将量刑建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单独予以论证,且相关制作内容、要求应与规范性文件相衔接。

有针对性释法说理的重要性

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承办人还应对涉及案件定性、量刑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这包括与侦查机关对案件性质的认识不一致以及是否应当采纳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等对案件定性、量刑的意见等。通过比较、说明、论证不同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承办人可以形成确定性的结论或至少能被职业群体所接受的意见。这样的论证和说理能够达成共识,避免专横弥漫于司法。

如何写好审查综合分析

以客观性证据审查为主线

在审查综合分析中,应以客观性证据为主线,将其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先审查客观性证据,再审查主观性证据。以往的审查方式主要以口供为主线,忽视其他证据的审查。而以客观性证据为主线审查案件,可以避免口供的不确定性和其他证据的忽视,发现案件证据上的疑点。

审查所有证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在审查案件时,要对所有的证据进行审查,包括有利于认定的、不利于认定的或存疑的证据。要将所有证据的比对和分析体现在审查终结报告中,对有价值的证据进行小结。审查终结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证据的全面摘录和分析,要进行证据的横向、纵向以及证据间的比对和分析。

制作审查报告要力求“细、拙、大”

审查报告应该力求“细、拙、大”。要将所有有利和不利的证据都呈现出来,写法要朴实,不需要过多的漂亮文字或法律术语。对所有类似的案件要有一个站位高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具体案件,要有整体的把握。审查终结报告中对证据的相互比对、条理性的清晰、说理性的完整、用语的规范都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延伸阅读
  1. 深入解析刑事证据审查报告的要点与流程
  2. 莱州市永恒国槐研究所与山东科技信息报社、王庆三植物新品种权侵害案件分析报告
  3. 关于离婚案件执行情况的专业分析报告
  4. 关于离婚案件执行情况的专业分析报告
  5. 莱州市永恒国槐研究所与山东科技信息报社、王庆三植物新品种权侵害案件分析报告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5.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6.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7.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综合分析怎么写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