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25
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出控诉,公诉人出庭的任务是支持公诉,通过当庭出示证据、参与法庭调查和进行辩论来履行控诉职能。公诉人的缺席将导致控诉和举证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也无法与被告方进行相互质证和辩论。此外,如果被告人提出自首、立功情节或对案件事实、定性问题提出异议或辩解,是否需要转换程序,通常需要法官与公诉人商议或征求意见。但如果公诉人缺席,将中断简易程序的适用,对诉讼效率的提高不利。
在审判过程中,控、辩、审三方应当呈现出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断的等腰三角形结构,通过实现诉讼过程的正当性来最大限度地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如果公诉人不出庭,由法官代替其诉讼职能,宣读起诉书、出示证据、宣读量刑建议等,法官的控诉和审判职能将合二为一,不符合“控审分离”的诉讼原则。对被告方来说,公诉人的缺席将导致无法在法庭上与公诉方就案件事实和证据问题展开有效辩论,严重侵犯其辩护权和质证权。庭审结构的失衡阻碍了审判公正的实现路径,进而影响了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法律和社会效果。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除了履行公诉职能,还承担着诉讼监督职能。检察机关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在简易程序中,检察机关对法院的诉讼监督表现为对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出意见,以及对一般程序违法的纠正等。公诉人的缺席显然会导致检察机关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行使诉讼监督职能。因此,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公诉人的出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公诉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