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犯罪怎样提起公诉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2-31
团伙犯罪的公诉程序
一、团伙盗窃耕牛案件概述
王某1、王某2、龚某、陶某、张某、侯某、孙某七人与海某、王某3、陈某、丁某(另案处理)形成了一个盗销耕牛的犯罪团伙。王某1、王某2、龚某、陶某、张某、侯某、孙某负责盗窃农户家的耕牛,海某、王某3、陈某、丁某则负责收购盗窃得来的耕牛。该团伙在2007年10月底至2008年12月初共作案48起,盗窃耕牛79头,涉案金额达291670元。
二、团伙犯罪的公诉理由
南阳市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王某1、王某2、龚某、陶某、张某、侯某、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伙同他人窃取公民合法财产。其中,被告人王某1、王某2、龚某、陶某、张某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侯某、孙某盗窃数额巨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上述行为构成盗窃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海某、王某3、陈某明知所购赃物系犯罪所得,却仍予以收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上述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南阳市人民检察院将该案移送至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依法追究上述被告的刑事责任。
三、案件审理进展
该案于2009年10月2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团伙犯罪的认定方式
一、团伙犯罪的概念
团伙犯罪是指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它符合刑事犯罪集团的基本特征,属于犯罪集团性质的犯罪。团伙犯罪的性质属于恶劣情节型,法律上通常会从重处罚。然而,根据罪犯的实际情况,对未成年犯罪团伙可能会从轻处罚。
二、团伙犯罪的界定
通常所说的“团伙犯罪”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既包括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也包括结合比较松散、尚未达到犯罪集团组织程度的犯罪。目前,现行法律对于“团伙犯罪”没有特殊处罚规定。未成年人由于在生理、心理上尚未成熟,在作案时常表现出突发性、纠合性、结伙性,即通常所说的“少年团伙”,但其组织松散,成员不固定。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仅凭“犯罪团伙”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