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止与债权凭证的功能有哪些不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执行中止与债权凭证的功能有哪些不同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19

 
12031

执行中止的定义和情形

执行中止是民事诉讼中一种暂时停止执行的措施,与执行终结不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的情形包括:

1. 申请人提出延期执行的要求。

如果申请人要求延期执行,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

2. 案外人对执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如果案外人对执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

3. 一方当事人是公民且已经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

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公民且已经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

4. 一方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且已经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如果一方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且已经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

5. 法院认为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如果法院认为存在其他应当终止执行的情形,法院应当裁定执行中止。

执行中止的功能和意义

执行中止作为执行过程的一种中断措施,具有以下功能和意义:

1. 保护申请人的执行时效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权利。

执行中止保护了申请人的执行时效,同时也保护了被申请人的基本权利。

2. 终结执行程序。

当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在已经启动或即将启动的执行程序中,执行机构发给债权人债权凭证的同时终结执行程序,以防止国家权力资源的浪费。

3. 中断执行时效。

执行程序因执行机构发给执行凭证而终结,民事执行的时效也因此中断并重新开始计算。

债权凭证的功能和法理限制

债权凭证具有以下功能,但从法理上讲,这些功能是不能实现的:

1. 证明债权存在。

债权凭证可以作为证明债权存在的工具。

2. 终结执行程序。

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执行机构发给债权人债权凭证并终结执行程序。

3. 中断执行时效。

执行程序因执行机构发给执行凭证而终结,民事执行的时效也因此中断并重新开始计算。

然而,从法理上讲,债权凭证无法实现以上功能。

延伸阅读
  1. 旅游纠纷案件裁决书是怎样的
  2. 执行中止与债权凭证有哪些区别
  3. 债权凭证的相关事项是什么
  4. 债权凭证的功能有哪些
  5. 债权凭证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财务管理控制的六种方式
  2.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处罚措施
  3. 顶层设计
  4. 对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
  5. 强化会计核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6. 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
  7.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