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25
在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中,以违反法律方式获取证据是被禁止的。然而,对于非法获得的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并能否作为定案根据,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处理方法。违法收集的证据大致可分为两类:
1. 以违法方法获取的口供。
2. 违反法定程序(主要是搜查、扣押程序)取得的实物证据。
针对以上两类证据,一般采用以下排除规则:
1. 排除违法获取的口供。
各国现代刑事证据法普遍禁止将通过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获得的口供作为证据使用。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以非法方式获取口供严重侵犯基本人权,应予严格禁止。禁止使用这类证据可以阻止违法行为并保护公民权利。
(2) 以非法方式获取的口供可能会妨碍案件真相的获取。因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口供很可能是虚假的。排除违法获得的口供的另一个法律依据是自白任意性原则。根据自白任意性原则,任何通过违法或不恰当方式获得的不是出于自愿的自白都应绝对排除。此外,如果对自白的自愿性存在疑问,也应予以排除。如果被告方提出自白没有得到尊重,法官有责任传唤询问人作为证人进行询问。自白任意性原则早在18世纪后期就在英国采用,到19世纪前期,受法国人权保障思想的影响,自白任意性原则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重视。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将自白的自愿性作为获取证据能力的要件。
2. 对违反法定程序获取的物证,应适用利益权衡原则。
对于违法获取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证是否应予排除,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价值选择。一方面,可以否定非法获取的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以保护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肯定其证据能力,以追求本案的客观真实并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刑罚权。这体现了现代刑事诉讼中追求实体真实以惩罚犯罪和严守正当程序以保障基本人权两种目标之间的尖锐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