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22
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承认自己曾经参与贩卖毒品的活动。他详细描述了他与毒品供应商的交易过程,包括购买毒品的时间、地点和数量,以及交易的方式和支付方式。
根据被害人的陈述,她详细描述了自己被强奸的经历。她描述了强奸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行为过程,以及施暴者的特征和使用的武器。她还提供了与事件相关的其他细节,如施暴者的威胁和她的反抗过程。
在盗窃现场,有一段监控录像记录了盗窃事件的发生过程。录像显示了盗窃者的外貌特征、行动方式和盗窃物品的取走过程。这段监控录像成为了对盗窃事件的直接证据,并在案件调查和审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肇事现场的证人提供了关于肇事经过的证词。他描述了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方向和与其他车辆的碰撞过程。他还提供了与肇事司机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司机的行为举止和对事故的反应。证人的证词成为了对肇事事件的直接证据,并对案件的调查和审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间接证据是指需要多个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例如,在凶杀现场留下的脚印可以作为间接证据,通过与嫌疑人的脚印进行比对来推断嫌疑人的存在;犯罪嫌疑人妻子提供的案发时丈夫不在家的证言可以作为间接证据,通过排除嫌疑人在案发时的可能性来推断嫌疑人的参与;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的赃物可以作为间接证据,通过与案件相关物品的对比来推断嫌疑人的罪行。
直接证据能够全面揭露案情,但具有主观性和可能存在的虚假性。被告人、被害人和证人都有可能撒谎,而侦查人员也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记录证据。过于重视直接证据可能导致逼供、诱供和暴力取证的行为。
相比之下,间接证据更加客观,并能更好地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然而,间接证据需要多个证据之间的协调一致,任何矛盾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所有证据的推翻。因此,律师在辩护中应善于发现间接证据之间的矛盾,以此否定其他有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来源于第一手的事实材料。例如,被告人的口供、被害人的陈述、被烧毁的房屋、被砸的汽车、被撬开的保险柜、被杀的尸体、走私的货物和伪造的货币。
传来证据是指来源于第二手的事实材料。例如,审讯笔录、现场勘查笔录、被烧毁房屋主人对房屋烧毁前的描述、被砸汽车的照片、尸体检测报告、走私货物清单和价值鉴定意见。
传来证据是保存原始证据的一种方式。有些原始证据不方便拿到法庭出示,只能出示传来证据。有些传来证据比原始证据更有证明力,例如让被害人到法庭当庭脱衣验伤,不如出示医院的诊断证明。
传来证据经控辩双方质证,认为与原始证据相符的可以作为定案证据。然而,传来证据也可能被否定。例如,控方出示的血型鉴定证明被告人血型与犯罪现场遗留血迹血型一致,但被告人称“我的血不是这个血型”,这就对传来证据提出了质疑。
根据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证据分为人证和物证。
人证是以语言表述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例如,证人的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鉴定意见。这类证据具有主观性,也被称为主观证据。
物证是以实物形态为表现形式的证据。例如,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和视听资料。这些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也被称为客观证据。
物证具有稳定性,不易被推翻。法院在定案时必须同时考虑人证和物证。
根据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控诉证据是证明被告人有罪和罪重的证据。
辩护证据是证明被告人无罪和最轻的证据。
辩护律师只能出示辩护证据,并可以要求公诉人出示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律师可以提供线索,要求检察院和法院提取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
律师收集到的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不能出示,律师出示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是严重违背律师职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