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0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然而,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应根据处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原则进行判决。考虑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最高刑为死刑,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最高刑为无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应按照生产、销售假药罪进行定罪和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不同情况,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如果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如果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罚。
根据该条款所述,假药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有以下区别: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药的行为。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劣药而进行销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劣药,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假药。假药和劣药的范围由《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
生产、销售劣药行为只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构成犯罪,属于结果犯。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只要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构成犯罪,属于危险犯。
劣药的实质是药品质量和使用效能达不到标准规定和预期治疗效果,而假药多数情况下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相比之下,“假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影响更加恶劣。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定刑要重于生产、销售劣药罪,前者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后者为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