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常见问题指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常见问题指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1-29

 
116590
当您看到我们精心起草的这份《刑事案件常见问题指南》时,可能因您的亲友正面临刑事案件的困扰。为了更好的帮助您及您的亲友,请您先仔细阅读我们为您提供的这份文件,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服务。

亲友被执法机关带走后的应对措施

当您得知亲友被公安人员或检察机关人员带走时,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涉嫌犯罪。首先,您应该与通知您的执法机关联系以了解情况。根据法律规定,传唤或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在被公安机关拘留后,除非有妨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必须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告知拘留原因和羁押地点。

与被羁押亲友的联系方式

在刑事案件中,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决前通常无法与家属见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旦律师接受委托,他们可以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者与他们通信。因此,您可以考虑委托律师与被羁押的亲友见面,以减轻您内心的焦虑。

何时委托律师为被羁押亲友提供帮助

与民事案件不同,亲友很难直接协助办理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考虑到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现状,侦查过程中经常发生刑讯逼供或其他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因此及早聘请律师来帮助犯罪嫌疑人维护其合法权益非常必要。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

刑事法律规则中设立“律师”角色的目的是在国家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增加一个法律平衡的因素。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查阅、复制案卷材料和调查取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的职责在于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的价值在于确保有罪之人得到公正审判,保障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从而实现司法公正和正义。

延伸阅读
  1. 民事案件诉讼指南解读与分析
  2. 共同财产侵权维权指南
  3. 离婚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指南
  4. 简化程序开庭流程指南
  5. 民事案件诉讼指南解读与分析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2.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
  3. 假释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4. 交通事故1人死亡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5. 剥夺政治权利主刑还是附加刑呢
  6. 合伙纠纷案件处理指南:是否需要起诉?
  7. 刑事案件常见问题指南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