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5-02-02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小金库”是违法设立的,其中的资金本应按法律规定上缴国家财政并依法使用。因此,“小金库”里的资金属于“公款”,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然而,要构成犯罪,除了必须符合相应的客观要件外,行为人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要件,即必须有犯罪故意。对于挪用公款罪而言,行为人必须意识到自己所挪用的资金属于“公款”。
在某些单位和情况下,行为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单位的“小金库”是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而设立的,从而主观上认为其中的资金并不属于公款。特别是对于设立了较长时间、单位一直从“小金库”中支取某些不便从预算资金中支取的费用的情况,保管“小金库”的人可能会产生这种认识。如果根据具体案情,犯罪嫌疑人确实具有这种错误认识的客观因素,那么就应认定其主观上确实没有挪用公款的犯罪故意。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将其定性为挪用公款罪,否则将违背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