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犯的是军法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犯的是军法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20

 
115005
在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时候,一般都会面临比较严重的处罚,而且也会在很大层面上破坏军人在百姓中的地位,那么处罚是否直接按军事纪律法进行处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要素

客体要素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客体是军队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与诈骗罪不同,该罪行侵犯的是军队的威信和正常运作。近年来,冒充军人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所增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民群众对军队的信任和军队的声誉,冒充军队单位和现役军人进行欺骗行为,以谋取非法利益。这些活动不仅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侵害群众利益,扰乱社会和国家经济秩序,还严重损害军队声誉和军人形象,干扰军队的正常工作,影响军政和军民关系。

客观要素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冒充军人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行为。

1、行为人必须冒充军人身份或职称。冒充其他身份的行为不能构成该罪行。冒充军人可以包括冒充士兵或军官,冒充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军人。具体方式包括冒充军人身份或职称,如身着军服,携带或使用军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证等。

2、行为人必须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行为人以冒充军人身份或职称为手段,欺骗人民群众,实施各种诈骗行为。例如,以军人身份与他人开办企业、签订合同、招募人员等,以此骗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通常具有连续性和多次性。

主体要素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行为人冒充的对象仅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不包括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主观要素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主观要素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进行诈骗行为以谋取非法利益。非法利益不仅指物质利益,还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如政治待遇、荣誉待遇和爱情。然而,主观恶性限制在欺骗范围内,如果行为人具有抢劫、强奸等故意行为,并以冒充军人为手段威胁受害人,那么这将构成更为严重的犯罪。如果行为人仅仅出于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或者为了方便住宿或购买车船票而冒充军人,这些行为不构成该罪行。

延伸阅读
  1.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怎么判刑
  2. 假冒军人招摇撞骗罪怎么判
  3.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会处罚金吗
  4. 假军人什么罪名怎么判刑?
  5.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如何量刑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倒卖发票中间人是否犯法
  2. 投资款被挪用是属于诈骗吗
  3. 2年前滥用职权可举报吗
  4. 挪用小金库的款项是否构成挪用公款
  5. 公务员受贿过时效还开除吗
  6. 冒充家长抢1岁男童涉嫌拐卖儿童罪吗
  7. 父母经常暴打成年女儿违法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