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4-10
招摇撞骗罪一般不会对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作为一种行为犯罪,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应当被定罪处罚,并且应当立案进行调查。
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行为人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而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产生恶劣的政治影响等。冒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招摇撞骗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以及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的影响。在客观方面,该罪行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不构成本罪,而可能构成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国家机关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例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或者职务较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职务较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指的是以虚假身份进行夸耀和欺骗行为,关键在于“骗”,例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以获取非法利益。
招摇撞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而在主观方面,本罪只能以故意为要件,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的信任,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