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撞骗罪能取保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16
招摇撞骗进行获取非法利益是比较难判定的,因为很多人的假身份一般的居民是认不出来的,如果发现了这类人员就应当立即报警,那么在对方被抓住之后可以办理取保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招摇撞骗罪是否适用于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嫌疑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办案单位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然而,在实践中,家属或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批准率较低。这是因为嫌疑人和家属缺乏专业的刑事法律知识,很难清楚地阐述取保候审的原因,并且很难论证没有羁押必要性的结论。因此,建议委托专业的刑事律师来办理取保候审,这样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
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招摇撞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行为。1. 行为人必须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冒充的对象不仅限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例如,普通机关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机关的干部,普通国家干部冒充高级职务的国家干部等。如果行为人冒充的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如冒充党团员、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营或集体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采购员等,进行招摇撞骗活动,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但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犯罪。2. 行为人必须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即行为人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炫耀招摇,利用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实施非法利益的骗取行为。招摇撞骗行为通常具有连续性和多次性的特点。如果行为人只有一次这种行为,原则上不应以犯罪论处。上述两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并有机联系,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如果行为人仅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但没有实施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不构成招摇撞骗罪。如果行为人既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又有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但两者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其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