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能处罚的八大罪有绑架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法律知识

未成年能处罚的八大罪有绑架吗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6-15

 
114436

未成年能处罚的八大罪有绑架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果犯故意杀人、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包括绑架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从轻或减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仍然适用这一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由于未成年人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不满18周岁的人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不宜适用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采取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措施。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应得到坚持。

延伸阅读
  1.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2. 未成年人是否适用死刑
  3. 教唆犯罪的刑事责任及罪名
  4. 共犯的追究方式
  5. 教唆犯的处罚原则和从重处罚情节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相关法规中嫖娼处罚标准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