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1-28
妨害清算罪是指在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采取特定行为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权利人利益的犯罪行为。妨害清算罪有三种表现形式:
隐匿财产是指在公司、企业清算过程中,将其财产加以隐藏,不使债权人或其他权利人知晓该公司拥有该项财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将公司财产转移、私藏、隐藏,如将公司存款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另一家银行的帐户,秘密隐藏等。
虚伪记载是指公司、企业在其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上虚构债务、隐瞒债权或在其他财产清单上隐藏其所有财产的行为。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定期核算时以货币形式反映公司、企业一定时期内财产总体构成状况的报表,而财产清单则是登记公司、企业现有全部财产的单子。虚伪记载包括不实、不真实、隐瞒重要事实等行为,如故意采取不报、不登、少报、少登、低报、低登等手段,虚假登记资产负债情况,以达到隐瞒或缩小公司、企业实际财产数额的目的。
在公司、企业清算过程中,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的行为也构成妨害清算罪。根据相关规定,公司、企业在清偿债务前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财产处理,包括保留足够金额以及支付清算费用、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缴纳税款、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只有在清偿债务后,即进行第四通财产处分程序后,财产有剩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分配。如果在清偿债务之前就分配财产,将严重损害国家、职工和债权人的利益,属于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
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隐匿财产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将公司、企业的财产隐匿、转移或私藏,并隐瞒不报。例如,将公司存款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另一家银行的帐户,秘密隐藏机器设备、生产成品等实物财产。
虚伪记载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上进行虚构、隐瞒或不实的记载。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企业一定时期内财产构成状况的报表,而财产清单则是登记公司、企业现有全部财产的单子。虚伪记载包括不实、不真实、隐瞒重要事实等行为,如故意采取不报、不登、少报、少登、低报、低登等手段,虚假登记资产负债情况,以达到隐瞒或缩小公司、企业实际财产数额的目的。
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是指在清算过程中,未清偿债务前就进行财产分配的行为。根据规定,公司、企业在清偿债务时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财产处理,只有在清偿债务后才能进行分配。如果在清偿债务之前就分配财产,将严重损害国家、职工和债权人的利益,属于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妨害清算罪的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即明知对方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威胁,迫使其不能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