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中的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套路贷中的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0

 
114148

套路贷中的欺诈罪与非罪的区别

主观目的的区别

套路贷中的欺诈罪和非罪行为在主观目的上存在差异。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旨在使对方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行为,并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来谋取非法利益。实质上,这是一种谋取利润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在客观上可能引起他人做出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真正履行约定的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希望对方履行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从而直接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目的是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民事欺诈则是通过双方履约来间接获取非法财产利益。

客观方面的区别

这两种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出四个不同之处:

A.行为方式上,合同诈骗罪通常表现为作为行为,而民事欺诈行为不仅表现为作为,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不作为。

B.欺诈程度上,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刑法来调整;而民事欺诈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一定限度内,应由民事法律来调整。

C.欺诈内容上,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实际行动;而民事欺诈行为中仍存在民事内容。

D.欺骗手段上,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意图利用经济合同来骗取钱财,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例如使用虚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书、虚假的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等,以获得对方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而民事欺诈行为的行为人通常无需伪造合法身份。

受侵犯权利的属性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财物所有权,即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并未充当经济合同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者,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而民事欺诈行为侵犯的是债权,即作为侵犯对象的公私财物,已经进入经济合同设定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充当权利和义务的体现者。

延伸阅读
  1.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
  2. 办理强奸案件的法律程序与关键维权原则
  3. 行贿人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
  4. 叛逃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5. 玩忽职守罪的认定问题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制造枪支所需的资格条件
  2. 在编军人拒服兵役可以吗
  3. 警察帮他人查酒店记录合法吗
  4. 盗窃罪写悔过书有用吗
  5. 杀死了5个人要判什么刑
  6. 电信诈骗对方账号不能查吗
  7. 间谍罪能判死刑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