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博士卖外挂被起诉涉嫌什么罪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中科大博士卖外挂被起诉涉嫌什么罪名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8-25

 
114032

中科大博士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起诉

根据掌握的消息,中科大一名博士生涉嫌犯罪。该博士生擅长编程,并开发了一个外挂软件进行销售。经过三年多的经营,他获得了超过300万的利润。目前,他和其他三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行为。如果后果严重,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后果特别严重,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根据该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如果后果严重,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此外,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三种罪行,将会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具体行为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删除是指取消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有的功能,可以是取消其中的一项或多项,甚至全部;修改是指部分或全部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或者用其他程序替代原程序,改变其功能;增加是指通过增加磁记录等方式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添加原本没有的功能。干扰是指通过输入新程序等手段干扰原程序,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是指随时可以从计算机内部提取、查阅、使用的数据,或者已经进入计算机正在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线路从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递过来的数据。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是指通过输入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指令,对其进行破坏的行为。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制作是指创造、发明、设计、编写破坏性程序,或者掌握技术制作破坏性程序的行为。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网络输入、输出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及将已输入的破坏性程序软件进行派送、散发等行为。

延伸阅读
  1. 公诉案件有什么特征
  2. 交通肇事刑事被告上诉状
  3. 醉酒砸他人车是否犯法
  4. 待岗是要被辞退吗
  5. 酒驾算是过失犯罪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倒卖发票中间人是否犯法
  2. 投资款被挪用是属于诈骗吗
  3. 2年前滥用职权可举报吗
  4. 挪用小金库的款项是否构成挪用公款
  5. 公务员受贿过时效还开除吗
  6. 冒充家长抢1岁男童涉嫌拐卖儿童罪吗
  7. 父母经常暴打成年女儿违法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开心小游戏用户协议范本
  2. 建筑工程采购合同范本
  3. 进口采购合同范本
  4. 媒体资源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