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6-26

 
11381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很常见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才能获得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可以收回经营权的,所以大家要通过本文来进行了解哪些情况可以收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情况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合同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承包经营合同,并且提前终止承包经营权不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如果承包方由于从事其他业务或其他原因无法经营原承包土地,经与发包方协商,可以解除承包关系。

不可抗力

由于无法归咎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原因,承包的目的无法实现。例如,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承包经营权无法行使,承包经营的土地被国家征用,承包经营合同所依据的国家定购任务、价格、税收等发生重大变化,承包人户口转为非农业户等。

继承落空

如果承包方死亡无人继承或继承人放弃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即被废止。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区别

这三者的区别在于权利的归属不同:土地所有权归属于集体,承包权归属于农户,经营权归属于经营者。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由我国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根据我国宪法,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承包权和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在权利内容上,多数观点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双重属性的混合体。其中,承包权属于成员权,只有集体成员才有资格拥有,具有身份依附性和不可对外转让性;经营权属于财产权,在权利属性上具有可交易性。

因此,在“两权分置”的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具备自由流转的物权属性。然而,“三权分置”体制实现了集体、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在不改变土地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在土地上分离出一个更符合市场交易要求的私权,即土地经营权。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2.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转包合同必备内容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4. 土地承包与租赁的法律规定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
  2. 土地转包的含义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处理方式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5.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6. 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
  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