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9
犯本罪的,将会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还将会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并且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本罪的客体是指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侵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一直在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近年来,他们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机会,与境内组织或个人勾结,提供非法资助,并且活动更加频繁,企图渗透、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一些境内组织或个人,明知是资助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也予以接受。根据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3条的规定,境外机构、组织、个人资助他人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法吸收了这一规定,并单独设立了这一新罪,对于严惩这种犯罪、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行为是指向境内组织或个人提供资金、通讯器材、交通工具或其他物品,以资助其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指的是刑法第102条规定的背叛国家罪、第103条规定的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4条规定的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5条规定的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境内的机构、组织或个人,也可以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被资助人即为资助的对象,只能是境内实施上述几种犯罪行为的机构、组织或个人。关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的含义,请参见对第一百零六条的解释。
本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但仍然给予资助。如果不知境内组织或个人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而给予资助,则不构成本罪。资助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如出于哥们义气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