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的工资追诉时效是两年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追诉时效法律知识

不足的工资追诉时效是两年吗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12-03

 
11324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就应该按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和克扣劳动者的工资,那么不足的工资追诉时效是两年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争议的时效问题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等方面产生的纠纷。而其中一种常见的劳动争议是拖欠工资问题。对于拖欠工资的追究,很多人会问,不足的工资追诉时效是两年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答。

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的区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拖欠工资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刑事案件。民事纠纷是指个人或组织之间因权益纠纷而引发的法律争议,而刑事案件则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因此,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时,适用的是民事纠纷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具体来说,当事人发现或者应当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日起,就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都会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此外,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那么仲裁时效将暂停。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终止的特殊情况

对于劳动关系终止后仍存在拖欠劳动报酬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申请。

综上所述,拖欠工资的追诉时效并非两年,而是一年。劳动者在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应及时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 终止审理刑事裁定书的适用范围
  3. 短信威胁要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4. 公安取保候审后一年内是否一定会判决
  5.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时效的规定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诈骗罪立案前退款是否还要判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3.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4.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5.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6. 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7. 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规定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