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的定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法律知识

假释的定义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13

 
113057
假释是指在犯犯罪分子服刑过程中,由于个人表现良好,有悔改表现,进行提前释放的规定。在假释期间,犯罪分子还是有些约束的。那么,假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假释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假释的定义

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再对社会构成危害,就可以在附加条件下提前释放。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不算累犯。正确地使用假释制度,可以鼓励犯罪分子接受教育和改造,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从而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二、假释的适用条件

1. 法定的对象

并非所有罪犯都有资格申请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以适用假释。但是,以下情况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 法定的实质条件

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存在再犯罪的危险。符合以下四个方面情况的犯罪分子被认为“确实悔改”:

对于是否存在“再犯罪的危险”,除了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以及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的表现、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的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

此外,对于未成年犯的假释,可以相对成年犯放宽标准,以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于罪行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也不得假释。

3. 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只有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才可以申请假释。根据《刑法》规定:

如果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存在再犯罪的危险,就可以申请假释。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在决定假释时,还需要考虑被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假释与减刑的区别有哪些
  2. 适用假释须遵守哪些必要的条件
  3. 假释刑期如何计算
  4. 假释具体指的是什么
  5. 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应如何计算假释考验期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刑法266条诈骗罪具体立案标准解析
  2. 谅解书对量刑有帮助吗
  3. 杀人后三十年后伏法怎么量刑
  4. 嫖娼的追溯期是六个月还是两年
  5. 一审判三年二审改判缓刑当庭宣吗
  6. 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应减为多少年
  7. 举报吸毒的人算立功吗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