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13
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再对社会构成危害,就可以在附加条件下提前释放。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不算累犯。正确地使用假释制度,可以鼓励犯罪分子接受教育和改造,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从而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并非所有罪犯都有资格申请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以适用假释。但是,以下情况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存在再犯罪的危险。符合以下四个方面情况的犯罪分子被认为“确实悔改”:
对于是否存在“再犯罪的危险”,除了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以及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的表现、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的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
此外,对于未成年犯的假释,可以相对成年犯放宽标准,以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于罪行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也不得假释。
只有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才可以申请假释。根据《刑法》规定:
如果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的态度,不存在再犯罪的危险,就可以申请假释。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在决定假释时,还需要考虑被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