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0-05
根据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仅在主刑执行期间生效。一旦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执行二年,在判决生效后即被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规定对其进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然而,如果罪犯在主刑尚未执行期间,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已经执行完毕,那么对罪犯的剥夺政治权利就失去了惩罚、教育和警戒的作用。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的主刑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根据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时间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监狱在主刑执行完毕或罪犯假释时,应将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止期限在释放证或假释证上注明,并将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一并转交罪犯的居住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在其居住地公布该信息,并在执行完毕时进行宣布,恢复罪犯应享有的政治权利。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根据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表现出悔改等条件,以条件方式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并不构成累犯。假释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应用假释制度,将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表现出悔改、不再需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回社会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其尽早重新融入社会,有利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