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18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审批条件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刑满释放、假释或缓刑考验期满和解除劳教人员,自刑满释放、考验期满或解除劳教之日起未满三年的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因此,在假释结束后,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开办公司的,因为需要满足未满三年的时间限制。
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后,就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宣告。
根据《刑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根据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未判决的罪行,应当撤销假释,并根据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监督管理的规定,但尚未构成新的犯罪,应按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在假释期间,犯罪分子需接受社区矫正,并在假释期满后办理社区矫正期满手续。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次犯新罪并不构成累犯。
假释考验期满后,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只有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再次犯罪才会构成累犯,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并不构成累犯。